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理区位特殊、多民族融合聚居、资源禀赋独特,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黔西南州与广东省惠州市持续完善组织领导机制,聚焦体制机制创新,着力上下联动协同,统筹推进产业对接、劳务协作、教育帮扶、医疗支援和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在这一进程中,黔西南州不仅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协作模式,更通过高质高效的资源整合和积极主动的多方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深化东西部区域协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铺就东西联动的“幸福路”
“我们的资源基础还是比较不错的,但过去一直缺少系统规划和龙头企业带动。在东西部协作推动下,产业的发展活力明显提升了。”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曾德阳说。
近几年,黔西南州累计争取东西部协作财政资金17.728亿元,其中,近8亿元用于产业帮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
园区建设成为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仲恺瑞龙产业园项目经理纪承甫介绍,仲恺·安龙共建工业产业园作为双方首个共建县级园区,重点发展电子零部件、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特色加工贸易三大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9月,园区已与10余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约900个。
黔西南州结合惠州市“制造业当家”战略,出台《惠州·黔西南共建园区三年推进实施方案》,成立专班推进产业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园区已集聚贵州振华义龙等龙头企业,并吸引广东东岛新能源、晖阳新能源材料等粤籍企业协同发展,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体系。
在特色产业方面,黔西南州注重补链强链,推动产学研协同?;蛟觳诵奶厣荡纬伞跋那镌谀?,冬春在贵州”的良性循环模式,目前菜心种植面积达5.51万亩,产量5.52万吨,产值3.3亿元,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5个,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并出口至新加坡等地。
与此同时,在东西部协作资金助力下,黔西南州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文旅康融合发展。毗邻万峰林景区的“纳具·和园”康养小镇,打造了集中药材种植、保健、健康养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累计已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
“黔西南州坚持将东西部协作资金10%左右专项用于就业帮扶,确保各项帮扶措施精准落地?!鼻髂现菥鸵稻掷臀裥鞣窨聘涸鹑烁叻山樯堋N仆獬鑫窆び刖徒窆ち蕉?,黔西南州积极推进“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州驻外劳务协作站点持续摸排返乡务工群众的就业意愿,监测企业用工需求变化,有效引导实现“人岗相适”,提升就业精准度。技能培训方面,黔西南州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重点项目,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超过4.79万人次,有效增强了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岗位竞争力。
“我们采取包机、包专列、包大巴及交通补贴等措施,提供‘出家门、进厂门’的一站式返岗服务,助力务工群众快速返岗。”安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张颀介绍,这一系列举措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需求与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黔西南州注重扩大就近就业,援建、改造了131个就业帮扶车间,培育认定望谟“蜂王行动”劳务经纪人等省州级劳务品牌21个。发挥8个在粤劳务协作站(点)作用,拓宽有组织化劳务输出渠道,助力农村劳动力稳就业稳增收。
播撒“志智双扶”的种子
在大山深处的望谟县实验高中,翻转课堂、智慧教室、创客空间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过去,这里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无从下手,学生学习资源单一,教学质量提升陷入瓶颈。如今,随着东西部协作不断深化,惠州市派驻的教学团队正带来切实改变。
“以前备课就是‘老三样’,现在每周都能和惠州同步教研?!蓖酉厥笛楦咧懈毙3ふ曰剿?,“云平台”打破了空间限制,也让教学方式活起来。
通过“师徒结对”,一名惠州教师带教三名本地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借鉴惠州荣超中学“三段六环”教学体系,将高中三年划分为基础夯实、能力提升、冲刺备考三段,学习节奏更清晰。
教师双向流动也在加快,推动教学经验互通。为激励支教,惠州出台《支教教师管理办法》,在补贴、职称等方面予以倾斜。
在山高路远的黔西南,过去,一场突发疾病往往意味着人们要经历一次与生命赛跑的长途奔波。如今,随着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的持续深入,这样的困境正在被逐步改变。“很多以前我们做不了的手术,现在已经能帮老百姓在家门口完成手术了?!辈岷嘞厝嗣褚皆涸撼?、惠州派驻医生温一奇说。
温一奇提到,组团式帮扶带来的,不仅是专家人力的派驻,更是一整套制度化、体系化的能力建设。以他所在的医院为例,惠州市多家三甲医院联合组成帮扶力量,围绕心血管、神经内科、ICU等重点科室,配备驻点专家,常态化参与查房、手术、带教和技术培训,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实现系统性提升。“县医院现在甚至能够完成四级手术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奔怪饪浦魅嗡谓「刑?。
除了硬件与技术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内部机制的完善和医疗队伍的稳定成长?!拔颐鞘敌小?+1+N’的带教方式,一名专家结对培养一名骨干医生并带动多个年轻医生?!鄙窬诳浦魅未饔牢浔硎荆庵帧按锎钡呐嘌?,推动了医院人才梯队逐步形成规范化和体系化的建设路径。
协作也延伸到了技术“云端”。温一奇说,医院接入远程医疗平台后,可以与惠州专家实时连线会诊,远程开展影像诊断、心电监测,甚至实现远程手术指导?!霸?G等通信技术支持下,地域不再是问题。像肝癌等复杂手术,我们这边的医生可以在惠州专家的远程指导下顺利完成?!?/p>
绘就村美人和的画卷
走进安龙县坝盘村,干净的石板路通向山林深处,布依族吊脚楼掩映其间。坝盘村第一书记李卓青感慨道:“没人想到以前的小山村能发展得这么好。现在游客来了,环境变了,文化也‘活’了?!闭庖磺惺嵌鞑啃髡叱中晟啤⑾绱褰ㄉ璨欢戏⒘岢龅乃豆?。
东西部协作不仅给黔西南州引入项目资金,也带来了理念、思路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跃升。坝盘村党支部书记陈启仁说:“我们一直重视文化传承,但以前没找到合适的路子?!比缃?,这里的布依古寨经过全面修缮,不仅保留了原貌,还融合并展示了许多非遗技艺?!霸谡夤愠∩夏芴?、办热闹的布依族婚礼、讲许久以前的老故事……这样我们就把宝贵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了?!背缕羧仕?。
在晴隆县,生态治理也在悄然改变村庄面貌。“山海同心”工程通过科学修复治理石漠化,林下经济随之发展起来。碧痕镇东风村村民胡能朝说:“以前种啥都活不了,地硬得像石头。现在专家教我们种菌管林,山绿了,家也富了。”
公共服务的提升也让乡村更有温度。在晴隆县“圆梦空间”,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专心画画写字。负责人赵红梅介绍:“只要孩子们写下梦想,就能通过数字平台传到惠州。孩子们说没见过大海,惠州师生很快组织研学,帮40多个孩子圆梦。”
从文化“焕新”到生态修复,从教育提质到服务完善,黔西南州正借力东西部协作,在制度保障和精细管理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步步见效。(刘逸帆 李欣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