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_怎么联系400块的快餐,同城空降软件,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

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让弱村变强村,广西桂平这位驻村第一书记有“妙招”

发稿时间:2025-04-10 10:22:00 来源: 广西云-广西日报

  村集体收入86.56万元!让弱村变强村,广西桂平这位驻村第一书记有“妙招”

  4月8日,广西桂平市南木镇黎明村农副产品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46岁的甘海燕熟练地包装着腐竹。作为村里首批“产业工人”,她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比在外打工还多?!?/p>

潘荣海(中)在后盾单位广旅集团援建的村农副产品加工车间,与务工群众研究优化农副产品包装流程。

  这位低保户的幸福蜕变,正是黎明村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生动注脚。在广旅集团派驻第一书记潘荣海的带领下,这个昔日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华丽转身——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6.56万元,同比增长46.5%;2025年首月收入超35万元,连续三年增速居南木镇前列。

  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引擎”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023年4月,潘荣海初到黎明村时,面对质疑,他带着驻村工作队立下“军令状”:“不改变村容村貌绝不收兵!”

潘荣海(右)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进屯入户向群众宣传推介务工信息,并向群众宣传产业帮扶相关政策。

  这位曾在媒体和区直部门工作的“80后”书记,创新推行“党旗领航、书记领跑”工作模式。通过“书记跑项目”争取到广旅集团及地方资金75万元,建成全镇首个村级数字党建文化广??;开展“帮困解难惠民生”活动,带领村干部累计为群众代办医保、低保等事项300多件;组织12批次党员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和先进村学习,发展产业能手入党2名,培养大学生村干部3名。

  “现在我们五星级党支部的‘火车头’真正跑起来了?!贝宓匙苤Р渴榧敲擅肪旮嫠呒钦?,潘书记创新的“微党课+政治生日”模式,让党员参会率从60%提升至90%,提升带动全村78名党员积极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产业振兴铺就“富民之路”

  “乡村振兴关键要让土地生金、百姓增收?!迸巳俸4旃ぷ鞫雍痛甯刹勘榉萌?个自然屯,最终选定富硒大米、腐竹加工和蔬菜种植作为三大产业突破口。

潘荣海(中)到蔬菜基地查看蔬菜长势情况。

  在广旅集团的支持下,黎明村建成年加工能力200吨的农副产品车间,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带动126名脱贫群众就业。2024年富硒大米和腐竹加工销售额达70.6万元,2023年至今车间累计销售额突破103万元。同时,推动村企结对共建,通过景区、酒店渠道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8万元。

  2023年引进的百亩蔬菜基地,采用“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近200亩。目前基地年生产蔬菜156万斤,带动38名农户家门口务工增收。村民黄树丽给记者算起经济账:“土地流转每亩年收700元,在基地务工每天120元,一年收入2万元左右!”

  数字赋能架起“连心桥梁”

  “现在打开‘nanmu黎明’公众号,就能看到家乡变化?!痹诠愣窆さ奶扶├鐾ü旅教迤教私獾酱謇镄д衅感畔ⅲ柚谘睾7⒋锏厍南冉ぷ骶?,如今她已成为鞋厂的人事经理。潘荣海创新打造的村级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政策宣传、农产品推介等信息1200余条,吸引客商投资建设制衣车间等项目。借助数字化手段,他还推动建成全镇首个村级数字化监控系统,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硬化道路556米,建成冷库、农副产品展示中心等设施。

  “潘书记工作的‘温度’和‘力度’,让我们安心扎根黎明村?!备圩市е鞴芰涡慊员硎荆壳?2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月均工资达4000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以‘千万工程’为指引,推动腐竹、大米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建设智慧农业大棚,让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潘荣海在驻村工作日志中写下新目标。

 

潘荣海(中)与务工群众装运采收销售的蔬菜。

  从“外来客”到“自家人”,潘荣海用两年的坚守,在黎明村书写了新时代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当答卷。如今的黎明村,鞋厂、蔬菜基地、腐竹车间等产业星罗棋布,2025年计划启动的便民文体中心项目,正勾勒着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