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张长江:扎根乡村办实事 精准帮扶促振兴
发稿时间:2025-09-26 10:30:00 来源: 鲁网
自担任淄川区河南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淄博职业技术大学选派干部张长江始终锚定 “抓党建、惠民生、兴产业、美乡村” 的目标,把 “办公室” 搬到田间地头,将 “心” 沉到群众中间。他以脚步丈量村情民情,用实干破解发展难题,凭担当办好民生实事,在扎根乡村的日日夜夜里,为河南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用一项项扎实的成果、一声声群众的认可,交出了一份饱含温度与力量的 “驻村答卷”。
党建引领聚合力,精神文明树新风 驻村以来,张长江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传承相契合。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志愿服务作用,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平均每年开展志愿服务48次。配合村委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堂研学活动,通过图文展示、实物陈列、互动体验等形式,将以西河煎饼为原型而设计的卡通形象“饼多多”作为拟人化的宣传载体,把核心价值观与村史文化、先进事迹相结合,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新阵地”、群众凝聚共识的 “精神家园”,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乡村落地生根。
心系群众暖人心,绘就民生幸福卷
驻村更要“驻心”。张长江以“脚下沾泥、心中有民”为准则,把为民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常态化走访机制,看望行动不便的独居人员,走访留守儿童,陪他们聊天、打扫卫生、干农活、代办实事,平均每年累计上门慰问50余次。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力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帮助解决就医、生活物资采购等实际困难,用 “面对面” 的服务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持续开展为老服务暖心行动,联合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为高龄老人免费拍摄证件照,成为了老人们捧在手心的“岁月温情”。
特色产业拓新路,品牌效益双丰收 为进一步增加河南村集体收入,张长江立足村情,挖掘本地产业优势,坚持优势锚点、资源扩面的方式,聚力打造“一张煎饼摊出乡村振兴路”的特色产业项目,真抓实干,出实招、硬招、新招。通过镇文旅的宣传与中小学进行研学结合,进一步提升产业产品附加值。通过电商平台等拓宽销售渠道,积极联系周边城市的超市、农贸市场,建立稳定的销售合作关系,通过专业优势将西河煎饼作为国内、国际铁人三项赛等赛区运动员完赛纪念品和补给品,向国内知名赛事公司加以推广,与上海淄博商会等合作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上举措,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实现了 “产业兴、集体富、群众乐” 的良性循环。
颜值内涵双提升,乡村蝶变引客来
为改善村容村貌、打造乡村亮点,第一书记积极争取各级部门的资金支持,配合村“两委”班子,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整治村内卫生死角、修缮破损道路,铁锹、扫帚不离手,从村头老树下到巷尾水沟旁,用“地毯式”清理给全村做示范,针对道路沿线的小广告、“三小堆”以及绿化带等集中进行整治,全年共投入资金20余万元,用于修建垃圾池、污水处理设施、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收集点12个,配备专职保洁员3名,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实施“美丽街巷”专项行动,通过村内主要干道两侧墙体的彩绘美化,让原本单调的墙面变成“风景线”,将环境整治与文化浸润相结合,刷新了乡村“颜值”,提升了河南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帮扶造血强根基,长效发展添动能
摒弃“输血式”帮扶,张长江聚焦村集体长效发展,主动争取派出单位及相关部门支持,通过盘活现有沉睡资产,强化造血功能,实现提效增收。利用闲置场地,建设煎饼研学基地,争取派出单位帮扶支持4.9万元,用于煎饼研学基地文化长廊建设,为市属各中小学提供传统技艺的研学基地,提升本村煎饼产业的社会影响力。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积极争取派出单位5万元资金,为村购买面条机械设备,建成标准化面条加工点。投用后可日产面条300公斤,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同时新增就业岗位5个,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为河南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张长江说:“驻村有期限,责任无止境?!痹谒ご迤诩洌峭ü绱灏焓凳?,凝聚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进一步筑牢了基层堡垒,建强村“两委”班子,实现基础设施升级和特色产业落地,一系列举措护航乡村建设行稳致远。(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张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