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_怎么联系400块的快餐,同城空降软件,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

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从“二次元少年”到“村村通” 驻村新手把村民心事酿成好日子

发稿时间:2025-09-26 10:33:00 来源: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日子过得真快,两年驻村时光眨眼就过。两年前,姜煜还是个心怀热血的“中二少年”,暂别司法警察岗位,第一次走进太和村,成了驻村工作队的一员。工作地点从明窗净几变成了秀水青山,笔挺的警服也换成了T恤衫,手中的鼠标变成了村里的蜂糖李,从说“普通话”到慢慢找和村民们的沟通节奏,一切都透着新鲜,也藏着忐忑——“我这苗里苗气的‘新手’,能把驻村活儿干好吗?能跟乡亲们处到一块儿吗?”

  驻村的第一课

  刚到村没几天,姜煜就跟着队里同事一起“扫村入户”。9月的“秋老虎”真厉害,没走几步就浑身冒汗,乡亲们因为天气热也早早收工回了家,姜煜便和同事坐在农户屋里摆起龙门阵。然而,村民说话语速快,姜煜多半时候听不明白;好些年纪大的村民,也听不太懂姜煜的普通话。这刚来的“第一课”,就给姜煜来了个实实在在的提醒:得尽快融入。

  好在有两位同事帮衬,姜煜从只会说几句简单问候,到慢慢能搭话,再到后来能跟村民们拉家常,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当中。姜煜和同事走家串户、开院坝会,搞防止返贫致贫集中排查,还在村里张贴驻村工作队的联系卡。一边给村民们讲惠农助农的政策,一边听他们说心里话——橘子熟了怕烂在树上、忧心旱季吃水不稳当、生病要做手术不知道怎么办……田埂上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他们一点点摸清了太和村的样子,也把村民们最朴素的愿望,悄悄记在了心里。

  就这么走访下来,他们不仅摸清了太和村产业发展的难点、民生改善的重点,更倾听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记忆中的点滴事

  深秋的一天,姜煜走在山里,去一户脱贫户家。到了门口,一个瘦高的小伙子迎了出来。聊天时才知道,这家里除了户主外,其他人都没劳动能力。他妈妈说,两个儿子都有智力障碍,迎客的小伙子情况稍好点,但一直没做残疾鉴定,现在年纪大了,一家人都犯愁。姜煜想着“试试总没错”,就主动给大渡口镇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问清了残疾鉴定的申请流程,之后开车带着小伙子去泸州市妇幼保健院做鉴定,最后,他被鉴定为四级智力残疾。这样一来,他们家就能多享受一份政策扶持,经济压力有所缓解。看着他们舒展的眉头,姜煜心里也踏实多了。

  姜煜一直觉得,对老百姓来说,再小的事,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所以姜煜认准一个理:实实在在做事,能多办一件是一件。村里留守老人多,居住分散,困难也多。像到户产业补贴、务工交通补贴、低保认定、安排公益性岗位这些政策方面的事,姜煜和同事们都格外上心,生怕漏了哪一户。村民不会用手机,他们就上门帮他们对着手机“刷脸”认证养老金;独居老人在家孤单,他们就联系身边朋友找旧的电视机,上门帮其装好;逢年过节,他们自掏腰包买些米油,去困难的村民家慰问;农产品滞销了,他们主动联系身边朋友、同事宣传购买……之前还有几户人家,因为水管被偷,用水成了难题??醋爬先嗣秦妥疟?,颤巍巍去远处挑水,我们心疼。经过反复沟通协调,他们自费购买了抽水泵和管线等设备,联系了专业的水管师傅来安装,并全程提供协助。

  看着水缸渐渐满了,“钱袋子”一点点鼓了,村民们脸上的愁云散了,腰杆似乎也挺直了些,姜煜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不仅暖了人心,也让大家对日子更有盼头了。

  普法的协奏曲

  走访的时候,常能听到村民们感慨:“不晓得法律还?;ふ庑?,我又不识字,要是早懂这些就好了……”为了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姜煜也一次次回“娘家”,向领导汇报情况。在纳溪区人民法院的协调下,姜煜和同事们在村委会办起了法治讲座,用大白话给老人们讲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发宣传册、答疑解惑,教大家怎么拿起法律的武器?;ぷ约骸K腔拱淹ド蟆鞍帷苯颂痛?,以案说法向村民们进行普法教育,真正做到“结案一件、教育一片”,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温暖。

  回头看这两年驻村的日子,走过崎岖的山路,有过刚来时的迷茫,也受过不被理解的委屈,但更多的,是乡亲们递来的一碗凉茶,是问题解决后那一声真诚的“谢谢”,是看着村子一点点变好的踏实。这份理解和认可,比什么都珍贵。它是姜煜驻村工作的最大动力,也是姜煜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从“二次元少年”到现在的“村村通”,姜煜的驻村“副本”算是圆满“通关”了?。ü└澹恒蛑菔心上嗣穹ㄔ海?/p>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