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聚焦
工作动态
在自贡市自流井区荣边镇桂花村,一位穿着旧迷彩服的身影,正弯着腰仔细查看新翻的泥土。汗珠顺着他坚毅的脸庞滑落,滴入这片他决心深耕的土地。他就是荣边镇桂花村第一书记毛政权,也是一名有着15年军旅生涯的退役老兵。【详情】
“随着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深入,乡村旅游对游客越来越有吸引力?!辈枭酱遄ご宓谝皇榧切还樯?,截至2024年底,全村已有“旅游庭院”56个,全年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详情】
鹿邑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投身抗旱保秋的工作,一场与旱情赛跑的秋粮保卫战全面打响。【详情】
针对乡村空巢老人健康管理薄弱、基础生活服务欠缺等问题,太真乡党委政府推出“争先惠民车”乡村助老服务。【详情】
此次“云端评残”服务的成功实践,有效破解了困难群体办理残疾人证的“老大难”问题,真正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详情】
在吕梁山的沟壑梁峁间,众多村庄如同散落的明珠,以不同的发展路径,共同书写着城乡融合、协同发展的时代答卷。它们不再是孤立的乡村图景,而是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活力节点。【详情】
银川市广大驻村干部把办公室搬到村民炕头、将政策红利种进沃野良田,在家长里短的唠嗑中破解治理难题,让“为民服务”的承诺化作晾晒在屋檐下的玉米串、挂在枝头的红枸杞、融进血脉的泥土芬芳。【详情】
承德地区灾情发生后,国网冀北电力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159支应急抢修队伍、近千名专业人员在各抢险现场开展作业,并通过人机特巡特护加强隐患排查。【详情】
桓仁县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靠前指挥,189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第一时间投身到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中,筑起一道道牢不可破的“红色堤坝”。【详情】
近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联合五指山市番阳镇在博鳌乐城开展“乐城护椰苗”健康帮扶行动,以番阳镇中小学生为对象,免费提供健康检查与重症疾病帮扶。【详情】
“7月2日,星期三,晴。村民龙五娇想就近找份时间自由的工作,方便照顾家中老人孩子……”【详情】
我挂职的地方在云南昭通盐津县,当地物产丰富,盐津乌骨鸡等农产品很有特色,却缺乏销路。【详情】
各级书记着重从巡视巡察反馈、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反馈以及党员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中,确定领办实事硬事事项。【详情】
看着庙湾人意气风发的笑脸,就能感觉到:庙湾人奋发干事、不甘于现状的热情,日渐高涨。【详情】
地瓜拿铁、地瓜蛋挞、拔丝地瓜、桥头地瓜酒……在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桥头地瓜休闲村,各种以本土地瓜为原材料制作的特色美食饮品夺人眼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光游客前来品尝。【详情】
如果要帮云南选一张风物名片,云花大概率会入围。凭借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40年的发展积淀,云南花卉产业早已傲视国内,香飘海外。【详情】
抢收早稻抢种晚稻,俗称“双抢”,是盛夏时湖北地区重要的农事活动。【详情】
这位有着26年党龄、5年军龄的退伍军人,用军人的硬朗作风和党员的赤诚之心,让小隘村从曾经的“后进村”蜕变成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详情】
博士群体参与托底性帮扶的行动证明:乡村振兴需要热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深入其间,埋头苦干。当知识真正拥抱大地,就能生长出改变中国乡村的无穷力量。【详情】
这位曾服役于山东某部队的“老兵”,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都揉进了芭蕉村的山山水水里,以实干绘就了今日家园美、产业兴、民心暖的振兴画卷。【详情】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面对近期多地持续强降雨和台风带来的严峻考验,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向险而行。【详情】
自2016年以来,明水县委组织部挑选能吃苦肯俯身基层的优秀机关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到2018年,由省、市、县三级共派驻99支驻村扶贫工作队,99个“第一书记”,明水县12个乡镇4街道办事处99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详情】
引一渠活水,育一片产业,暖一方民心——这就是驻村第一书记吴育焕在田野大地上写下的答卷。【详情】
张立国通过朋友联系,邀请沈阳理工大学支教团队志愿者暑假进村、寒假线上,义务为村里的孩子们辅导学习。【详情】
2024年11月,重庆市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四川农业大学创新构建“矩阵式帮扶”体系,为110名“田管家”学员量身定制培育方案。【详情】
在浙江,来自高校、媒体、艺术机构的专业人才作为文化特派员,如今已举办万余场文化活动,组建上千支村民文艺队伍。在广阔乡村,一场以文化滋养乡土、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正在蓬勃展开。【详情】
今年夏收,徐淙祥种植的小麦在干旱气象条件下获得丰收。种植的400亩“烟农1212”,高产田块达到每亩820.5公斤。【详情】
铁锹插进半凝固的泥浆里,发出沉闷的声响,从早上7点到凌晨12点,陈俊龙和中山的党员干部们已经连续清理了十几个小时。【详情】
近些年来,贵港市坚持因村定人精准选派、以老带新帮带指导、严管厚爱激励担当等举措,推动新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沉下心、履好职、助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详情】
全国基本实现派出所警力占比县级公安机关警力40%以上,21个省份实现“一村(格)一警”全覆盖。【详情】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贵州建成乡村振兴云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智能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等3类人群,精准帮扶,补齐短板,消除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详情】
通过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一个个“账本”,仔细算算“收支明细”,呈现老乡在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不掉队、赶上来”的生动故事。【详情】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消费帮扶如何突破传统模式?太重集团工会与驻村工作队协同打造的“疗养+帮扶”创新实践给出了破题之策。【详情】
2025年以来,中央下达河北省六批以工代赈资金共计88729万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135%,创历史新高。【详情】
防止返贫,精准识别是前提。江西省赣州市推动“人找人”向“数据找人”转变,构建起严密的防返贫监测网。【详情】
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详情】
近些年来,中牟县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电商产业发展,通过强队伍、助销售、优服务等举措,促进资源整合、力量聚合,赋能乡村振兴。【详情】
驻村一年,汗水与泪水交织,收获与成长并行。6位川肿人学会了用“土办法”接地气、用“新招式”解难题,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的同频共振。【详情】
记者深入一线,探访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近距离感受山乡巨变和脱贫群众满满的获得感。【详情】
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83.3万人。【详情】
今年以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持续发力,多维度筑牢防返贫屏障。【详情】
“雨露计划”毕业生促就业工作的大力开展,为脱贫家庭(监测户)实现稳定增收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各地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详情】
近年来,奉节县立足实际,创新打造“家门口”就业创业平台,让返乡游子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让脱贫群众端稳了增收的“饭碗”。【详情】
2025年以来,河南省监测对象从风险预警到识别纳入平均用时减少到14天,响应效率较原来提升60%以上,基层干部无需再“逐户敲门”就可以实现常态化防返贫。【详情】
近年来,宁夏持续做实就业帮扶举措,通过政策集成创新与机制优化,推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稳步前行。【详情】
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聚焦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及消费帮扶等重点领域,以扎实有力的举措、务实高效的行动,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详情】
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以项目用工为突破口,打出“精准摸排、高效对接、多元扶持、权益护航”组合拳,让2325名劳动者扎根本土项目,6.7万农村劳动力奔赴全国岗位。【详情】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山东省滨州市紧扣脱贫人口就业增收核心命题,创新构建了政策、培训、服务“三环联动”模式,打造出全链条、全方位就业帮扶体系。【详情】
在三峡腹心地带,广大干部群众守好脱贫攻坚成果、抓住发展机会、用好产业政策,一年一个台阶,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详情】
在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后,大悟县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土特产”龙头企业培育行动,重点壮大以茶产业为代表的四大主导农业产业链,促进乡村多元产业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详情】
为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庆市从完善基础设施、均衡公共服务、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将巫山脆李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产业抓手,列为巫山县“3+N”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之首重点发展。【详情】
近年来,南江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而金银花作为该县主导产业之一,正在有效吸纳脱贫村和有发展意愿的脱贫户进入产业链中,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脱贫村和脱贫户正...【详情】
近年来,吉林省始终把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作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头号工程”,脱贫人口(含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务工连续4年超额完成指标任务。【详情】
今年以来,新疆乌什县英阿瓦提乡聚焦脱贫群众所需,扎实做好政策宣讲、主动发现、兜底保障等方面工作,解决好“一老一小一困”最关心的问题,不断增强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详情】
目前,河南共有派驻村1.3万个,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3万名。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需要持续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在基层高效能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详情】
1名县级工作队长、6名驻村第一书记、10名驻村工作队员以党建为笔、产业为墨、民生为纸,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6个帮扶村勾勒出产业兴、乡村美、民心暖的壮美画卷。【详情】
从武陵山区到秦巴腹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重庆这座以“爬坡上坎”著称的城市,究竟如何织就防贫底线、激活内生动力?【详情】
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是增强脱贫地区经济韧性、促进乡村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详情】
为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不掉队,青岛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联农带农富农,为脱贫群众铺好“致富路”。【详情】
重庆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市财政拟安排市级以上衔接资金60亿元,保持投入力度不减,同时将70%以上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详情】
六部门详解《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详情】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详情】
中国青年报
中青看点
中青校园
青创头条
京ICP备13016345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985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20232628/京B2-20224905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中青网新媒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